变与不变——致十五周年
发布日期:2022-06-01
来源:拓斯达

时光被碾成流沙,悄无声息地逝去,不觉间拓斯达十五岁了。感谢所有一路支持我们的客户、投资者,所有曾经和正在奋斗的拓斯达人、合作伙伴和各界朋友。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,我们还有机会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奋斗。

 

十五年,在悠长的岁月长河里只是一片水花,但放到人类短暂的一生,还是占据了很大比例。那一间小铺面,两张办公桌,几个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和后面不断扩大的团队,还有那些酒后吹过的牛,都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。

 

很惭愧,十五年后的今天,我们还在创业的泥沼里跌跌撞撞,那些吹过却还未兑现的牛,还带着嘲讽的笑容,在若隐若现的前方看着我们。过去尚未过去,而未来却已来临。2021年,我们经历了企业历史上第一次利润下滑,股价大幅下跌,对相信我们的投资人,深感抱歉。我也深感作为经营者身上沉甸甸的责任,也由此加速了我们的调整之路。

 

企业和人一样,都是有生命和自身周期的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,我们该怎样顺应规律同时穿越周期?如何在主动拥抱变化的同时保持初心?创业公司在遍布不确定的环境里,什么是我们主动求变的,什么是不轻易改变的,什么是坚决不能变化的?

 

一、主动求变的

企业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,社会发展阶段和产业分工往往是决定企业位势的重要因素,而时代与环境从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,无法改变也无法回避,只能积极应变。

 

▋ 产品与技术

社会发展阶段不同,市场需求会随之变化;社会分工不同,对产品的定义和要求也不一样。十年前消费者对手机的功能诉求和今天不一样,汽车也是如此,工业设备也是如此。速度、精度、稳定性、价格、功能、服务,这些要素在每个阶段的排序都在发生着变化。

 

以机器人为例,十年前大家关注的可能是精度和品牌,五年前可能更关注速度和稳定性,现在可能更关心价格和服务。看起来是客户对产品要求不一样了,真相是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,本质上是社会发展阶段和分工或者说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。

 

企业能做的是,永远扎身客户中间,去感受和预判需求的变化,以最快的速度迭代出最符合(未必是最好)客户期待的产品。这个需求反馈和响应背后,是企业组织能力的体现。优秀的企业,每个阶段的产品都在发生着变化,必要时直接跨越赛道竞争,产品快速迭代的背后,是技术不眠不休的积累和进步,也是组织和经营能力强大的体现。

 

▋ 组织

相对于传统企业的科层制,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更偏向于去中心化的扁平,我们发展的历程里,也经历过从职能型架构到矩阵式架构,再到今天的事业部独立核算制的三层架构。或分或合,或转或生,每个阶段调整的背后,都是对应支持业务(产品、技术)的变化。

 

▋ 绩效考核

业务、组织变化之后,短期目标也发生了变化,岗位的能力排序也相应会有变化——目标在哪里,要求就在哪里,绩效考核的方向也就在哪里,或者反过来说,考核牵引目标。

 

二、不轻易改变的

▋ 愿景

愿景应该是企业十年甚至更久之后想要成为的样子,是远行的路标。“助力100万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制造,助力100万工程师服务于智能制造”是我们未来很多年都要矢志不渝达成的长期目标。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纯粹、保持热血、一以贯之地坚持奋斗,直至达成。

 

▋ 战略

有些当下看起来正确的事情,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可能未必;有些当下看起来是错的事情,以长远来看可能是对的。战略决策至少要站在3-5年的视角,确实需要大范围脑力激荡、群体共创,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轻易动摇,除了战术上的微调,能否坚定不移地执行,才是成功的关键。刚创业的时候,我们提过“不谈战略、专注执行”,再后面每年都会有关于战略的共创会,结论是精确到每个字的表述。奇怪的是,讨论得多了,大家非但没有更清晰,在战术的拆解上反而更不笃定,还失去了钝感。“产品与渠道双轮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”,核心就是全力打磨产品和渠道,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事做好。

 

我们目前几个事业部都还处在孵化期和初创期,起步晚、体量小,本质上都是初创阶段。这个阶段空谈战略,分析宏观环境,意义不大。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重拾创业初心,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孤勇和决心,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。试想一下,如果我们当时成功地预测了2008年金融危机,那还会在2007年创立拓斯达吗?如果我们把目前布局的几个赛道的竞争格局都分析透彻,我们还有勇气闯进去以头拱地匍匐前行吗?

 

所有的挫折都是为前行蓄力,干就完了!

 

三、绝不改变的

年轻时,总想着改变世界,到了某个阶段,才发现能做到少被世界改变一点都不容易。要穿越各种不确定,在东西南北风中咬定青山不放松,一定有其坚如磬石不可动摇的底层。

 

▋ 使命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使命是存在的意义,是形而上。有段时间我反复在想,人活着的意义、企业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想破头也没找到标准答案。

 

最早做一件事,大多基于本能驱动——如证明自己、出人头地,都是追求幸福逃离痛苦。随着世界在眼前逐渐明朗,看世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也发生了变化。有没有使命感,在平常也看不出什么差异,人性的本能既能表现也能隐藏。但在遭遇困境、逆境、绝境、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,面对两难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,使命感就会把这种差异放大到英雄或凡人甚至懦夫的两极。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、活着要做什么的人,和另一个活着就行、浑浑噩噩的人,也许智商能力相当,但生命的质量完全天壤之别。

 

企业本质上是意义的载体,筛选、识别、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共同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。在这个过程中结识有趣的人,做有趣的事,帮助更多的人,让自己生命的纯度更高,到老去的时候,可以没有遗憾地和自己对话,这个世界因为我来过,有了一些不同。

 

“让工业制造更美好”是我们不变的使命,拓斯达是这个使命的载体。

 

▋ 价值观

人类的价值观在不同阶段,随着环境变化经常会发生摇摆。昨天的赞美和明天的谩骂,可能出自同一个人。价值观坚定的人值得尊重,价值观坚定而正确的人值得信任,而且后者往往也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。

 

刚创业时,我们提出“真诚、守信、积极、高效”这八个字,简单概括了我们对美好品质的期待,也是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要求。事实上这八个字让我们在低迷时坚持,在顺利时节制。现在“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,群体奋斗,群体成功”包含而不仅限于这八个字,这是价值排序,定义了我们为谁创造价值,这是重于利润之上的企业底大底,不可改变,不可撼动。

 

▋ 坚持进化

说到活着的意义,在我的排序里,成长是排第一位的。人类构建的社会关系,背后的真相大多数是价值交换。为他人提供价值的前提,是自己本身具备同等甚至更高价值。我们提供哪个层次的产品与服务,就会赢得哪个层次的客户,我们付出哪个层次的价格,就会获取哪个层次的供应商,职场、友情、生活,莫不如此。

 

每个人都渴望进入更高层次的领域,遇见更高层次的朋友、伙伴和对手。那么,唯一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不断成长、增值、升维。先找到最好的自己,才能与之相匹配。人生就是在不断升级打怪的过程中不断打碎自己再重组,每登高一层楼,看到的风景视角都不同,但付出的成长代价也会不同。保持成长的人永远年轻,衰老从停止成长那一刻开始。成长是一个不断输入、转化再输出的过程。一旦停止输入,就只能用有限的经验重复一辈子。而有的人却用毕生之力不断输入再输出,不断探索未知、去拓宽边界。同样的人生时长,最后达到的高点和远方完全不同。

 

拓斯达也是一个成长平台。我们希望通过相互打磨、彼此赋能,让拓斯达人一直处于进化状态。我们成立了火柴班、雏鹰班、精英班,花了大量时间和资源用于培训。但最好的课堂,是在工作场景中——以战代训,职场才是最好的修行之地。那些想想都觉得美好的词汇:读书、自省、总结……真正的强者,不是打败谁,而是成为谁。大多数领域的杰出人士,都是活得久、学得多、做得好,终身成长。工业母机作为To B产品,是一条重、长、苦的赛道,没有太多捷径可走,需要真正的耐力型选手,以加倍努力来弥补起步晚积累少的短板。人的一生不长,每一天都不容浪费。

 

拓斯达的十五年,我们经历过从不知天高地厚到战战兢兢、踌躇满志、无助迷茫、举杯相庆、屈辱不甘……尝过市场的各种毒打,但是我知道,最坏的和最好的、最值得期待的未知,都在前方。十五岁的少年,人生刚刚拉开序幕,我更好奇的是,下一个十五年、二十年,保持着创业热血和纯粹的拓斯达,会是什么样子?

前两天问一位两次创业都极其成功而且依然在攀登高峰的企业家,都已经达到这个高度,早就可以选择“躺平”了,为什么还要这么冒险去拼?他说这样选择,首先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很酷,其次为很酷的事情轰轰烈烈拼过,如果成了会更酷。我忽然就想起了金庸先生的那句话:人生就是大闹一场,然后悄然离去。

 

这大概也是创业者的样子吧。